
山东省2025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化学仿真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盐酸 C.熔融的KCl D.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A.Cu属于金属单质,能导电,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不符合题意;B.盐酸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C.熔融的KCl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熔融的KCl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能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C项符合题意;D.NaOH溶液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NaOH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2.文物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介绍了很多文物。下列文物的主要材质为金属材料的是
【答案】C
【解析】A.纸张的成分为纤维素,不属于金属材料,A项错误;
B.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我国元代青花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为陶瓷器物,属于硅酸盐制品,不属于金属材料,B项错误;
C.青铜指的是铜锡合金,黄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锌合金,为金属材料,C项正确;
D.玉石分软玉和硬玉,主要化学成分都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钠等物质,为无机物,不属于金属材料,D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C.转移溶液
D.蒸发溶液
【答案】C
【解析】A.胶粒也能透过滤纸,则用过滤的方法无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应该用渗析法,故A错误;
B.气体能从长颈漏斗排出,应该先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口,再用手捂住洗气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错误;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溶液用蒸发皿,图中为坩埚,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H3常用作制冷剂 B.Al2O3做耐火坩埚
C.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 D.用SO2漂白馒头
【答案】D
【解析】A.氨气液化吸收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可以做制冷剂,故A正确;
B.氧化铝熔点很高,可以做耐火坩埚,故B正确;
C.氢氧化铝难溶于水,和H+反应而溶解,反应程度小,可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
D.SO2本身有毒,不能用来漂白食物,故D错误;
答案为D。
5.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答案】A
【解析】A.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不生成Fe2O3,故A错误;
B.Na燃烧生成Na2O2,Na2O2和CO2反应生成和氧气,故B正确;
C.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故C正确;
D.铜与O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D.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答案】D
【解析】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故A项错误;
B.碳酸钙是沉淀,不能拆分,离子方程式为:,故B项错误;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2OH-+Ba2+=BaSO4↓+2H2O,故C项错误;
D.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7.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KMnO4→MnO2 B.SO2→S C.Fe→Fe3O4 D.Na→NaOH
【答案】B
【解析】A.KMnO4→MnO2,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加入还原剂可实现,但是当KMnO4自身分解时,也可得到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为:,不需要额外加还原剂,A项不符合题意;
B.SO2→S,化合价降低,SO2作氧化剂,因此需要加入还原剂,B项符合题意;
C.Fe→Fe2O3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在反应中被氧化,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C项不符合题意;
D.Na→NaOH中Na元素化合价升高,在反应中被氧化,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D项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