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常见题型为综合题,常以元素推断或某一主题两种方式引入,考查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信息迁移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杂化方式、元素电负性大小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分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式的种类、官能团等)、晶体结构(晶体类型的判断、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影响因素、晶体的密度、均摊方法的应用等)。
易错01原子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性质在高考中常见的命题角度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其表示方法、原子结构与元素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关系及其应用。在高考试题中,各考查点相对独立,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未成对电子数判断,电负性、电离能、原子半径和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比较的考查。高考中考查点主要集中在电子排布的书写及电离能、电负性大小比较上,所以在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时,应避免违反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及特例;还需注意同能级的轨道半充满、全充满或全空状态的原子结构稳定如Cr:3d54s1、Mn:3d54s2、Cu:3d104s1、Zn:3d104s2;另外需理解电离能与金属性及金属元素价态的关系,电负性与非金属性及组成化合物所形成的化学键的关系。
易错02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与性质在高考中的常见命题角度有围绕某物质判断共价键的类型和数目,分子的极性、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微粒的立体构型,氢键的形成及对物质的性质影响等,考查角度较多,但各个角度独立性大,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微粒构型、杂化方式、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配位原子判断与配位数、化学键类型、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分子极性的考查。常考点有对σ键和π键判断,要掌握好方法;杂化轨道的判断,要理解常见物质的杂化方式;通过三种作用力对性质的影响解释相关现象及结论。注意以下三个误区:不要误认为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有关,其实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不要误认为组成相似的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关键是要看其σ键和孤电子对数是否相同。如BCl3中B原子为sp2杂化,NCl3中N原子为sp3杂化;不要误认为只要含有氢键物质的熔、沸点就高,其实不一定,分子间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而分子内氢键一般会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
易错03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在高考中常见的命题角度有晶体的类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配位数、晶胞模型分析及有关计算等是物质结构选考模块的必考点。试题侧重晶体类型判断、物质熔沸点的比较与原因、晶胞中微粒数的判断、配位数、晶胞密度计算、晶胞参数、空间利用率计算的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难点就是涉及到晶胞特点的计算类题目,涉及有关晶胞的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如面心立方晶胞与体心立方晶胞的配位数不同;晶胞参数给定单位是nm或pm时,忽略换算成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