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教案+学案+作业】优质课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章节:选必3-1-2研究有机物的方法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课时

《分离、提纯》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高玉翠

一、课标解读

分离、提纯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课程主题1“基础实验”的内容。

1.内容建议

   围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选取实验活动,掌握必需的实验操作技能。

2.学业要求

(1)掌握过滤、蒸馏、萃取等基本实验操作。

(2)掌握实验装置组装的基本原则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本节是学生在了解部分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系统地、深入地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步骤,为学生之后的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本节内容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不可或缺的一步,学好本节课内容为研究有机化合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主要有蒸馏、萃取和重结晶,在人教版旧教材中的必修一第一章呈现了蒸馏和萃取的内容,同时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第一章中重复学习了有关蒸馏和萃取的相关知识。对比旧教材,人教版的新教材将蒸馏、萃取和重结晶的方法集中在选修3的第一章学习,避免了重复学习的不必要。人教版新教材和旧教材在这一模块中呈现的内容和栏目都是相似的,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苯甲酸提纯实验的描述:补充苯甲酸的有关物理性质的信息、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以及讨论环节。

   新教材内容的改变带来的教学启示:在本节内容中不能只是粗略介绍蒸馏和萃取,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详细学习蒸馏和萃取、重结晶的相关知识,建立“通过物质性质差异分离提纯的方法”的方法模型;苯甲酸实验内容的增加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有关重结晶的相关知识,在必修二中对蒸馏具有初步了解,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运用重结晶和蒸馏的方法提纯和分离有机物还不清晰,对于萃取的操作并不了解,也还未构建“通过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的方法模型,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蒸馏、萃取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说出蒸馏、萃取和重结晶的适用范围。

2.能结合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构建通过物质性质差异分离提纯的方法”的方法模型。

3.通过苯甲酸的实验研究,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评价目标】

1.通过对蒸馏、萃取和重结晶适用范围的比较,诊断学生对于蒸馏、萃取和重结晶方法的理解和辨别能力。

1.通过具体的真实任务,诊断学生对于“通过物质性质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通过苯甲酸的实验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提取关键信息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建“通过物质性质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模型;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探究

难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探究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