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学案+教案+作业】优质课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活动1《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

章节:选必3-3-4羧酸 羧酸衍生物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教学设计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高级中学  王国洪

一、课标解读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三“实验活动1”的内容。

1.内容要求

了解乙酸乙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知道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2.学业要求

(1)能写出酯的官能团、简单代表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2)能描述和分析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水解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3)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与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根据有关信息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4)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物、检验官能团、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任务。

(5)能参与环境保护等与有机化合物性质应用相关的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并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判断、评价和决策。

二、教材分析

本实验为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中“乙醇乙酸”章节的内容,教材中涉及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中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知识零散,包括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水浴加热的作用和浓硫酸的作用等实验细节,学生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希望通过结合原理的分析,让学生通过理解而将零散的知识点结构化、系统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乙醇和乙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羟基和羧基两个官能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也具备一定的有机实验观察能力、现象分析能力,但知识的迁移能力、发散思维、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方面仍有欠缺,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基础实验探究乙酸乙酯反应条件的作用。

2. 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

3. 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评价目标】

1.通过对乙酸乙酯制备和水解实验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醇、醛、酸、酯”转化关系模型的建构,并将该模型应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通过讨论醇、酸、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