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课件+学案+教案+作业】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三课时 《设计原电池 化学电源》

章节:必修2-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设计原电池 化学电源》教学设计

设计者: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杨媛

一、教材分析

“化学能与电能”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化学反应规律的内容,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相比,“化学能与电能”概念的建构过程具有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价值,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重点学习的内容。该内容可以安排2课时。第1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原理之间的关系,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课时设计原电池与常见的化学电源。

新课标的内容要求: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业要求:能举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并能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因此,该节内容重点是要让学生体验作为不同角色的工作者,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增强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烧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时设计:通过简单原电池装置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极材料,电子流向等,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三、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知道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源的特点。

3.掌握构成电池的要素,了解不同电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评价目标】

1、科学探究:认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其原理,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2、创新意识:利用原电池原理能设计原电池。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会分析物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简易原电池装置的设计

2.教学难点:简易原电池装置的设计

五、教学方法

情境引入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查阅资料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

化学电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导出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各种电池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依次的分析,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极材料,电子流向,电池的缺陷,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七、教学流程

问题导入-水果电池思考-设计原电池-评价任务

问题引入-化学电源-评价任务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