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多个视频只播放第一个文件,完整视频请下载后播放。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说课文稿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九中学 陈戴明
一、使用教材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位于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是学生认识碳化学性质的重要实验。此实验是学生初次接触还原反应,通过探究得出碳单质具有还原性这一化学性质,为学习课题3中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学化学中占重要地位。
二、实验器材
铁架台、具支试管、、酒精灯(插入三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小烧杯、橡皮塞、胶皮管、止水夹、药匙、火柴、活性炭粉末、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改进要点
(一)教材实验不足
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方案,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点不足:
(1)实验耗时过长,长达15-20分钟,影响上课进度。
(2)实验现象不明显。木炭粉本身是黑色,还原出的铜粉的是红色,其实是很容易区分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木炭粉或氧化铜粉过量时,生成的铜粉红色就会被黑色所覆盖,很难观察到生成红色的铜。
(3)在等待冷却的过程中易倒吸入氧气使铜粉又被氧化。
(4)由于该实验药品用量大,反应后剩余的粉末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法分离,无法循环使用,浪费资源,不够绿色环保。
(二)实验改进要点
将氧化铜粉末改为绕成长螺旋状的铜丝,如图1所示,并加热使其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新制的氧化铜反应活性高,实验效果明显且增大了与炭粉的接触面积。绕成螺旋状氧化的铜丝上部分参加反应,下部分进行对照,便于学生观察现象。此处改进、便于铜丝在试管中伸入和取出。实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离。并且铜丝还可重复使用,节约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