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播课】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创新说课《模拟古代火法炼铜——供情境、“工”实践、功素养》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方昊成

分类:初中化学优质课 日期:

123化学网

提示:多个视频只播放第一个文件,完整视频请下载后播放。

实验创新要点

(1)实验情境具备真实性。

新课标强调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化学教学活动,要在真实情境中基于实验事实去解决问题。中国古代铜的冶炼情境既是一个真实情境,也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因此实验尽量从药品到装置靠近古代炼铜,在真实情境中去解决真实问题。

(2)真实问题提升知识的综合应用。

在学习完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之后,对初学者来说两者是较为割裂的知识,但是在真实情境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实验,深入剖析其中的化学原理,不仅充分浸润了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知识,真正形成“碳三角”知识网络,还能够在真实问题中提升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准。在实验中还涉及了煤炭的干馏等能源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思维和眼界的拓宽,体会在真实情况下化学反应的复杂性。

(3)设计一体化实验,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探究。

对真实问题的解构是需要各种科学思维参与的。为了凸显一氧化碳等还原气氛在炼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和交流,设计一体化实验,将一部分氧化铜与固体还原剂隔开同时煅烧,发现效果不佳时又改变炭和氧化铜的质量比,设计对比实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对比的过程中探究古代火法炼铜的复杂原理,提升学生对复杂问题的解构和设计实验的思维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思路

不同于课堂上做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在建构真实情境时要从古代史实和文献入手设计实验,并分析实验原理。

(一)根据古代文献进行装置、原料的调整

(1)用煤炭代替木炭,凸显真实性。

课本上通常使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中国在西汉时已经正式用煤冶炼金属[1-2],木炭由于非常消耗森林资源因而逐渐被淘汰。清诗有云“地下神奇钟石炭,人间货利设煤窑。开山作穴如穿井,引火成炊不采樵。”文中石炭就是煤,写的是有了煤炭之后,樵夫就不用砍树烧炭了。因此古代冶炼金属一般用煤炭而不是木炭。且从课下的实验效果来看:煤炭>活性炭=木炭>>纯碳(石墨)。这是因为煤炭在较密闭条件下干馏能够产生更多的还原性气体。本实验因而选择更加真实的煤炭粉末代替木炭粉末。




123化学网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