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抢分秘籍1化学用语及基本概念

分类:高考复习 日期:

抢分秘籍1化学用语及基本概念

本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地址:

https://www.123huaxue.com/hx/2025/18034.html


考向预测

生活、生产、科技中的化学

传统文化中的化学

化学用语规范书写与判断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和“真实情境”,化学用语及化学基本概念属于化学学科重要的基础性知识,随着新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多,以及选择题题的增多,单独考查化学用语及化学基本概念的题也随之增多,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形式化学用语的识别能力,考查应用化学用语准确表示物质性质和化学变化的能力对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以及用途和化学原理的积累应用、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的提取与联系能力;并注意正确理解常见的化学概念。旨在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旨在要求学生要学以致用,复习时多留心生活中与化学原理有关的知识。根据试题考查点的不同,可将本专题分为个考向:一是表示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二是化学与STSE分析判断三是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四是对传统文化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判断

技法1 化学与STSE试题

1STSE试题的特点:

1)本类试题均为日常生活情境。

2)四个选项的研究对象一般各不相同。涉及化学与日常生活(包括食品、生活用品、医药等)、化学工业生产、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新科技成果等。

3)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类别、性质及应用。

2.模型构建:

第一步:细读题

1逐字逐句读,挖掘关键字,排除无效信息,找到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并作标记。

2分析题目给出的新信息所考查的内容,对于新信息中所提供的物质要从性质与应用的角度分析。

第二步:提信息

根据题干中

1结合题目中的问题或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板块。

2联系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的“知识块”和“化学性质”,找出的关键字,找出题给新信息所考查的内容,从而提取解题的有效信息,根据提取的信息(知识、性质、用途),从而对所考查的性质与知识的应用进行分析。

第三步:析过程

1根据从题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对所给选项认真细致的分析,确定考查的知识板块,思维从新情境回归教材、回归平时学习中。

2回顾解同类题易犯的错误,易漏知识等等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步:判正误

1根据前三步的认真细致的过程分析,再根据答题的具体要求,如“不正确”与“正确”;“一定”与“可能”等易看错内容。

2熟记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重要应用及典型化工流程的基本原理作出有效的正确的判断

技法2 传统文化试题

1传统文化试题的特点:

1本考向的试题情境均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四个选项的研究对象一般各不相同。主要涉及古代所使用的物品、古代工艺过程和古文献中的

叙述

3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类别、性质、应用和基本操作

4如果从呈现方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只涉及古代的物品和工艺;二涉及古文献中的叙述

2解答传统文化中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的方法

1要读懂题中文言文所描述的物质的性质、重要的操作等。由于文中物质的名称一般与现在的化学教材中的相关物质的名称不同,因此需通过性质联系所学化学知识分析题目所描述的化学过程。

2要对应学过的化学原理,以便能够从原料利用率、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及绿色环保等角度对化工生产流程及其方案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3模型构建: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转化为化学学科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识。解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技法3 非氧化还原反应陌生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新情境下非氧化还原类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因没有涉及元素化合物的变化,故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在发生反应时复分解重组,生成常见物质,一般用观察法即可配平。

1书写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明化学方程式发生的条件并注明“↑ ”、“↓”。 

2、书写技巧

1运用“证据→推理→符号”思路书写新情况化学(离子)方程式的基本过程如下:“读”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证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推理+表征),再依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基本规律),即可轻松写出规范的方程式。:学科网ZXXK]

2根据“中和”原理或“强酸制弱酸”原理书写化学(离子)方程式(酸式盐)与碱可发生中和反应、强酸与弱酸盐可以反应

3根据“广义”的水解书写化学(离子)方程式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参与反应的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再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4根据对热稳定性的理解书写化学(离子)方程式铵盐、弱酸酸式盐、难溶氢氧化物、难溶碳酸盐受热易分解

5多元弱酸盐与其多元弱酸反应生成其酸式盐。

技法4 氧化还原反应陌生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新情境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程序

根据电子转移数或常见化合价确定未知产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确定未知物的类别

根据电子守恒配平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参与反应的

根据电荷守恒配平

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并配平其他物质

2.熟记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氧化剂

Cl2

O2

H2SO4

HNO3

KMnO4(H)MnO2

Fe3

KClO3 ClO

H2O2

还原产物

Cl

O2

SO2

NONO2

Mn2+

Fe2

Cl

H2O

还原剂

I

S2(H2S)

COC

Fe2

NH3

SO2SO

H2O2


氧化产物

I2

S

CO2

Fe3

NO N2

SO42-

O2


3.掌握书写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离子)方程式的步骤(4步法)

1步:根据题干信息或流程图,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步: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写出方程式,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配平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相应化学计量数。

3步:根据电荷守恒和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在反应方程式的两端添加HOH的形式使方程式的两端的电荷守恒。

4步:根据原子守恒,通过在反应方程式两端添加H2O(或其他小分子)使方程式两端的原子守恒。

4.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步骤

标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列变化:分别标出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利用元素守恒,观察配平其他物质

5.补缺”的技巧——缺项化学(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化学(离子)方程式时,有时要用H+OH-H2O来使化学方程式两边电荷及原子守恒,总的原则是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碱性溶液中不能出现H+,具体方法如下:


酸性环境

碱性环境

反应物中少氧

  左边加H2O,右边加H+

左边加OH-,右边加H2O

反应物中多氧

左边加H+,右边加H2O

左边加H2O,右边加OH-

【易错提醒】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H+→OH-或者OH-→H+

技法5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1只有实际发生的离子反应才能书写。

2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各种符号及反应产物必须符合客观事实。

第二步:化学式拆分的准确性

同时满足易溶、易电离两个条件的物质才能改写为离子形式,否则以化学式表示。

第三步:判断产物的正确性

1分析变价元素产物的合理性。

2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

3滴加顺序不同,产物不同。

第四步:判断守恒性

1原子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电荷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电荷总数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是否守恒。

技法6 化学用语规范书写与判断

1.化学用语试题题型特点

1)本类试题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无主题的四个无关联选项正误的判斯,可简称为“04”型;二是有主题的四个无关联选项正误的判断,可简称为“14”型;

2)四个选项的考查点各不相同,常见有核素、电子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填充模型、电子排布

式、轨道表示式、化学健、化合价等;

3)每个选项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需要表示的对象以及化学用语类型:二是化学用语。

2.化学用语的解题模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

方法:熟记元素符号和名称,正确书写化学式。

注意: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离子符号的书写:

方法:先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数,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数字为1时省略。

注意: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根据反应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注意: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反应条件、沉淀和气体的符号等要正确书写。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方法:根据化字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解题。

注意:适用于解释化学反应的现像和预测新物质的组成。

5)根据化学式计算:

方法:根据化学式计值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注意:计时数值要准确,单位要正确。

6)化合价的应用:

方法: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注意: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7“电子式”书写的一般程序

一判断:首先要判断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二注意:a.共价化合物仅有电子对的偏移,没有电子的得失,所以不能用“[ ]”,而离子化合物有电子的得失,所以阴离子和复杂阳离子应用“[ ]”b.根据原子的成键规则,要注意判断原子的连接顺序及共用电子对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