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026届高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晨读材料与练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栏目:二轮复习 日期:

123化学网

资料标签:

资料类别:

【学案】2026届高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晨读材料与练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2026届高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晨读材料与练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三化学晨读材料

物质分离提纯

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原则是不增、不减。

2、常用的物理方法

(1)过滤:常用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适用范围:固液分离。过滤伴随着洗涤、烘干、称量等操作.洗涤剂的选择:洗去杂质,减少主要成分的损失。常有先水洗,再用无水乙醇洗。或用75%的乙醇溶液洗。还有一个作用是使固体更干燥。

趁热过滤: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溶液中分离固体。如:硝酸钾溶液中了氯化钠,苯酚中含有的难溶固体等。

抽滤:仪器有:布氏漏斗、抽滤瓶(或吸滤瓶)、及抽气装置等等。优点:过滤速度更快,得到的固体更干燥。

渗析:用半透膜分离溶液和胶体的方法。

(2)蒸发结晶: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都要通过蒸发的方法。

①蒸干结晶方法:主要仪器:蒸发皿、玻璃棒。注意不能直接蒸干,原因是防止固体飞溅,可能的原因是固体分解或失去结晶水等。如氯化钠、氯化钾溶液中得到固体,硫酸铜溶液得到胆矾晶体。

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通常再烧杯中蒸发用玻璃棒搅拌即可。若要得到更纯的固体则需要重结晶。带结晶水的晶体常用这种方法。

③蒸发结晶趁热过滤。适合于除杂。

(3)萃取和分液:仪器分液漏斗、烧杯。主要实例:从溴水、碘水中提取溴单质,碘单质。萃取剂的选择:溶解溶质、与溶剂互不相溶。

分液:下层液体下口出,上层液体上口出。

反萃取:用反萃取剂使被萃取物从负载有机相返回水相的过程

(4)蒸馏(分馏):物理变化。仪器: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承接容器等。注意:温度计液泡位置、进水顺序、沸石等。减压蒸馏目的降低组分沸点,使蒸发温度更低,或防止组分分解等。

精馏:

(5)升华

①适用范围: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易升华,利用物质易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②注意事项:应与物质的分解反应区分,如NH4Cl△NH3↑+HCl↑,属化学变化

(6)盐析

①适用范围:利用蛋白质在加某些无机盐[如Na2SO4、(NH4)2SO4等]时,其溶解度降低的性质来分离的方法

②注意事项:盐析后过滤

3、化学方法: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1)、N2(O2):灼热的铜网。      (2)、CO(CO2):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干燥。

(3)、CO2(CO):灼热的氧化铜     (4)、Cl2(HCl):饱和食盐水再干燥

(5)、CO2(SO2、HCl、SO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后干燥

(6)、SO2(HCl、SO3):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后干燥

(7)、H2S(HCl、H20):饱和硫氢化钠溶液后干燥  (8)、FeCl3(FeCl2):通入氯气或滴加双氧水

(9)、FeCl2(FeCl3):加铁粉   (10)、MgCl2(FeCl3):加氧化镁、氢氧化镁或碳酸镁固体调节PH.

(11)、碳粉(CuO):加入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12)、NaCl晶体(NH4Cl):加热分解。

(13)、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固体后分液  (14)、乙烷(乙烯):通入溴水再干燥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