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人教版





盐类的水解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氯化铵晶体溶于重水(D2O)中,溶液呈酸性,下列叙述的原因正确的是( )
A.N水解生成NH3·H2O和HD2O+
B.N水解生成NH3·DHO和HD2O+
C.N水解生成NH3·D2O和HD2O+
D.N水解生成NH3·DHO和D3O+
答案 D
解析 N在重水中发生水解生成NH3·DHO,同时D2O结合D+形成D3O+ ,D项正确。
2.(2022·北京,1改编)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醋酸钠是强电解质
B.醋酸钠溶液中:c(Na+)<c(CH3COO-)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
D.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
答案 B
解析 醋酸钠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醋酸钠是强电解质,故A正确;醋酸钠溶液显碱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c(H+) + c(Na+) = c(CH3COO-)+ c(OH-),则c(Na+)>c(CH3COO-),故B错误;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故C正确;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处于亚稳态,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形成饱和溶液,故D正确。
3.《本草纲目》中对白矾[主要成分为KAl(SO4)2·12H2O]之用有如下叙述:“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取其酸涩而收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治血痛的原因是利用了胶体的吸附作用
B.白矾溶于水后微粒浓度排序:c(S)>c(Al3+)>c(K+)>c(H+)>c(OH-)
C.白矾和氯化铁均可用作水处理剂,均可以杀菌消毒
D.白矾常在油条中作膨化剂的原理是Al3++3HC===Al(OH)3↓+3CO2↑
答案 D
解析 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治血痛的原因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故A错误;白矾是硫酸铝钾晶体[KAl(SO4)2·12H2O],其水溶液因铝离子水解而显酸性,则微粒浓度排序:c(S)>c(K+)>c(Al3+)>c(H+)>c(OH-),故B错误;白矾和氯化铁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的胶体都具有吸附作用,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可以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白矾常用于油条中作膨化剂是利用铝离子和小苏打中碳酸氢根离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Al3++3HC===Al(OH)3↓+3CO2↑,故D正确。
4.合理利用某些盐能水解的性质,能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叙述的事实与盐类水解的性质无关的是( )
A.金属焊接时可用NH4Cl溶液作除锈剂
B.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一定量Fe粉
C.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后有气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