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安徽淮北一模)某溶液可能含有等浓度的下列某些离子:Na+、Mg2+、N、H+、Cl-、S、S、N,取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加入淀粉-KI溶液,呈蓝色;③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①②可知一定有H+、N、S
B.若将①中的试剂换成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影响成分的判断
C.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N+3OH-Mg(OH)2↓+NH3↑+H2O
D.不能确定有无Cl-
答案:D
解析:①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也可能含有S被硝酸氧化生成S;②加入淀粉-KI溶液,呈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强氧化性离子,能将KI氧化生成碘单质,则应含有H+、N,从而排除S,则原溶液中肯定存在S;③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存在Mg2+,加热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存在N;又因各离子浓度相同,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l-,不存在Na+。由②可推知溶液中存在氧化性离子,则存在H+、N,从而排除S,再结合①中白色沉淀现象,可知存在S,故A正确;若将①中的试剂换成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则可通过白色沉淀现象直接确定S存在,对最终成分的判断无影响,故B正确;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存在Mg2+,加热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存在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N+3OH-Mg(OH)2↓+NH3↑+H2O,故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l-,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