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轮复习中需要特殊注意的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人教版)
教材不易学习到的内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绪言
1、17世纪中叶,化学开始走上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发展道路。
2、近代化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里程碑:
(1)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3)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德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5)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6)分子结构学说的提出,原子结构的揭示,使人们对物质及其变化本质的认识发生了飞跃。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及说明
2、常见干燥剂
(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HI、HBr、H2S等还原性气体)、P2O5、变色硅胶(带钴盐的硅胶,未吸水时蓝色,吸水饱和后粉红色)。
(2)碱性干燥剂:生石灰、碱石灰。
(3)中性干燥剂:无水CaCl2(不能干燥NH3和乙醇等)、无水MgSO4(常用于干燥有机试剂)。
3、NaCl溶于水后,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4、阿伦尼乌斯电离模型
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电解质溶于水自动解离为离子。
电离方程式写成:NaCl=Na++Cl-,NaCl=电离=Na++Cl-是对的。
电离方程式写成:NaCl=电解=Na++Cl-,NaCl=通电=Na++Cl-是错的。
5、牙膏中的摩擦剂:主要有碳酸钙CaCO3、磷酸氢钙(CaHPO4)、焦磷酸钙(Ca2P2O7)、水合硅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