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14
操作顺序排列
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反应物反应时,会得到不同的物质。但即使所用试剂相同,反应条件也相同,所得产物也可能不同。这除了反应物浓度的因素外,还与实验时反应物的添加顺序有关。这看似微不足道
”
的实验顺序,却往往导致实验得出不同的结果,甚至于使实验失败或出现事故。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顺序的先与后,对实验的成功或事故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
高考对化学实验操作规范考查的重点。这
不仅仅考查考生实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视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水平。
1
.
(2023•
浙江省
1
月选考,
20)
某研究小组制备纳米
ZnO
,再与金属有机框架
(MOF)
材料复合制备荧光材料
ZnO@MOF
,流程如下:
已知:
①
含锌组分间的转化关系:
②
ε-Zn(OH)
2
是
Zn(OH)
2
的一种晶型,
39℃
以下稳定。
请回答:
(1)
步骤
Ⅰ
,初始滴入
ZnSO
4
溶液时,体系中主要含锌组分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
(2)
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
的是
___________
。
A
.步骤
Ⅰ
,搅拌的作用是避免反应物浓度局部过高,使反应充分
B
.步骤
Ⅰ
,若将过量
溶液滴入
ZnSO
4
溶液制备
ε-Zn(OH)
2
,可提高
ZnSO
4
的利用率
C
.步骤
Ⅱ
...
【实验攻略】新高考化学实验新考法微专题14 操作顺序排列(原卷版)